对于博物馆变“乘凉地”的报道,居然有时评亮出“有何不可”“不是一件坏事”的观点,简直雷得我“外焦里嫩”。看来,不仅大众误解了博物馆的属性,就算能识字写字的人也不过如此见识。只得用周星驰腔甩一句:“有冇搞错?!”
其实,博物馆人满为患不是新闻,这次只是搭上了“疯狂的暑假”系列,被作为低素质行为的一种,呈现在大家面前。博物馆实际上早已成为免费歇脚胜地:干净舒适有厕所,夏可“乘凉”,冬可“取暖”。比如,不管什么时候去国家博物馆,一层大厅台阶上、各层展厅外的长凳上甚至地上都坐着满满的人,看着这些生无可恋的脸、目光空洞的眼、魂游太虚的神情,真想问一句“何苦来哉”!
如是景况,谈“乘凉”和“学知识”如何兼得,不仅天真,而且拎不清。确实,乘凉加学知识模式,若是放在家门口的社区活动中心,绝对“完美”。然而,现在说的是陈列着国家文物的博物馆,一个用历史遗物讲述人类文明的严肃场所,它有公共服务属性,更是国家文明的窗口。某种程度上说,博物馆里众生相,反映了参观者对待知识的态度——在美国、欧洲的博物馆里,我可没见过吃东西、带孩子、脱鞋松脚、打盹儿的游客。
说来也怪,出国旅游时,在不少公共场合都见识过同胞的低素质,但博物馆却例外。无论在旅游团不怎么去的荷兰国立博物馆、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等,还是在大英博物馆、卢浮宫这样的中国旅行团必游地,都维持着一种很自然的秩序。就算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前挤满了到此一游的人,或大厅里堆着一个个等待集合的团队,也还是能保持基本的安静。貌似“别人家的博物馆”自带震慑力,不怒自威的气场足矣制约游客行为,和人多人少还真没太大关系。
这些年,我们的博物馆在努力惠民的时候,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固然是好,但也不能无视自身“尊严”——对于旁若无人的拍照行为,执勤妹子温柔提醒还要加上“不好意思”的前缀,这种舶来表述在本土的后果可能是纵容更多违规拍照。回到博物馆被乘凉问题上,个人看法是宜堵不宜疏,一旦发现不文明行为要坚决地下“逐客令”。尤其是国博,应是标榜本国文明的场所,不是天安门广场的游客服务中心。